title | category | tag | |
---|---|---|---|
HTTP vs HTTPS(应用层) |
计算机基础 |
|
HTTP 协议,全称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顾名思义,HTTP 协议就是用来规范超文本的传输,超文本,也就是网络上的包括文本在内的各式各样的消息,具体来说,主要是来规范浏览器和服务器端的行为的。
并且,HTTP 是一个无状态(stateless)协议,也就是说服务器不维护任何有关客户端过去所发请求的消息。这其实是一种懒政,有状态协议会更加复杂,需要维护状态(历史信息),而且如果客户或服务器失效,会产生状态的不一致,解决这种不一致的代价更高。
HTTP 是应用层协议,它以 TCP(传输层)作为底层协议,默认端口为 80. 通信过程主要如下:
- 服务器在 80 端口等待客户的请求。
- 浏览器发起到服务器的 TCP 连接(创建套接字 Socket)。
- 服务器接收来自浏览器的 TCP 连接。
- 浏览器(HTTP 客户端)与 Web 服务器(HTTP 服务器)交换 HTTP 消息。
- 关闭 TCP 连接。
扩展性强、速度快、跨平台支持性好。
HTTPS 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是 HTTP 的加强安全版本。HTTPS 是基于 HTTP 的,也是用 TCP 作为底层协议,并额外使用 SSL/TLS 协议用作加密和安全认证。默认端口号是 443.
HTTPS 协议中,SSL 通道通常使用基于密钥的加密算法,密钥长度通常是 40 比特或 128 比特。
保密性好、信任度高。
HTTPS 之所以能达到较高的安全性要求,就是结合了 SSL/TLS 和 TCP 协议,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解决了 HTTP 数据透明的问题。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 SSL/TLS 的工作原理。
SSL 和 TLS 没有太大的区别。
SSL 指安全套接字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首次发布与 1996 年。SSL 的首次发布其实已经是他的 3.0 版本,SSL 1.0 从未面世,SSL 2.0 则具有较大的缺陷(DROWN 缺陷——Decrypting RSA with Obsolete and Weakened eNcryption)。很快,在 1999 年,SSL 3.0 进一步升级,新版本被命名为 TLS 1.0。因此,TLS 是基于 SSL 之上的,但由于习惯叫法,通常把 HTTPS 中的核心加密协议混称为 SSL/TLS。
SSL/TLS 的核心要素是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采用两个密钥——一个公钥,一个私钥。在通信时,私钥仅由解密者保存,公钥由任何一个想与解密者通信的发送者(加密者)所知。可以设想一个场景,
在某个自助邮局,每个通信信道都是一个邮箱,每一个邮箱所有者都在旁边立了一个牌子,上面挂着一把钥匙:这是我的公钥,发送者请将信件放入我的邮箱,并用公钥锁好。
但是公钥只能加锁,并不能解锁。解锁只能由邮箱的所有者——因为只有他保存着私钥。
这样,通信信息就不会被其他人截获了,这依赖于私钥的保密性。
非对称加密的公钥和私钥需要采用一种复杂的数学机制生成(密码学认为,为了较高的安全性,尽量不要自己创造加密方案)。公私钥对的生成算法依赖于单向陷门函数。
单向函数:已知单向函数 f,给定任意一个输入 x,易计算输出 y=f(x);而给定一个输出 y,假设存在 f(x)=y,很难根据 f 来计算出 x。
单向陷门函数:一个较弱的单向函数。已知单向陷门函数 f,陷门 h,给定任意一个输入 x,易计算出输出 y=f(x;h);而给定一个输出 y,假设存在 f(x;h)=y,很难根据 f 来计算出 x,但可以根据 f 和 h 来推导出 x。
上图就是一个单向函数(不是单项陷门函数),假设有一个绝世秘籍,任何知道了这个秘籍的人都可以把苹果汁榨成苹果,那么这个秘籍就是“陷门”了吧。
在这里,函数 f 的计算方法相当于公钥,陷门 h 相当于私钥。公钥 f 是公开的,任何人对已有输入,都可以用 f 加密,而要想根据加密信息还原出原信息,必须要有私钥才行。
使用 SSL/TLS 进行通信的双方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方案来通信,但是非对称加密设计了较为复杂的数学算法,在实际通信过程中,计算的代价较高,效率太低,因此,SSL/TLS 实际对消息的加密使用的是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通信双方共享唯一密钥 k,加解密算法已知,加密方利用密钥 k 加密,解密方利用密钥 k 解密,保密性依赖于密钥 k 的保密性。
对称加密的密钥生成代价比公私钥对的生成代价低得多,那么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 SSL/TLS 还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呢?因为对称加密的保密性完全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在双方通信之前,需要商量一个用于对称加密的密钥。我们知道网络通信的信道是不安全的,传输报文对任何人是可见的,密钥的交换肯定不能直接在网络信道中传输。因此,使用非对称加密,对对称加密的密钥进行加密,保护该密钥不在网络信道中被窃听。这样,通信双方只需要一次非对称加密,交换对称加密的密钥,在之后的信息通信中,使用绝对安全的密钥,对信息进行对称加密,即可保证传输消息的保密性。
SSL/TLS 介绍到这里,了解信息安全的朋友又会想到一个安全隐患,设想一个下面的场景:
客户端 C 和服务器 S 想要使用 SSL/TLS 通信,由上述 SSL/TLS 通信原理,C 需要先知道 S 的公钥,而 S 公钥的唯一获取途径,就是把 S 公钥在网络信道中传输。要注意网络信道通信中有几个前提:
- 任何人都可以捕获通信包
- 通信包的保密性由发送者设计
- 保密算法设计方案默认为公开,而(解密)密钥默认是安全的
因此,假设 S 公钥不做加密,在信道中传输,那么很有可能存在一个攻击者 A,发送给 C 一个诈包,假装是 S 公钥,其实是诱饵服务器 AS 的公钥。当 C 收获了 AS 的公钥(却以为是 S 的公钥),C 后续就会使用 AS 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在公开信道传输,那么 A 将捕获这些加密包,用 AS 的私钥解密,就截获了 C 本要给 S 发送的内容,而 C 和 S 二人全然不知。
同样的,S 公钥即使做加密,也难以避免这种信任性问题,C 被 AS 拐跑了!
为了公钥传输的信赖性问题,第三方机构应运而生——证书颁发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CA 默认是受信任的第三方。CA 会给各个服务器颁发证书,证书存储在服务器上,并附有 CA 的电子签名(见下节)。
当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 HTTPS 请求时,一定要先获取目标服务器的证书,并根据证书上的信息,检验证书的合法性。一旦客户端检测到证书非法,就会发生错误。客户端获取了服务器的证书后,由于证书的信任性是由第三方信赖机构认证的,而证书上又包含着服务器的公钥信息,客户端就可以放心的信任证书上的公钥就是目标服务器的公钥。
好,到这一小节,已经是 SSL/TLS 的尾声了。上一小节提到了数字签名,数字签名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证书被伪造。第三方信赖机构 CA 之所以能被信赖,就是 靠数字签名技术 。
数字签名,是 CA 在给服务器颁发证书时,使用散列+加密的组合技术,在证书上盖个章,以此来提供验伪的功能。具体行为如下:
CA 知道服务器的公钥,对证书采用散列技术生成一个摘要。CA 使用 CA 私钥对该摘要进行加密,并附在证书下方,发送给服务器。
现在服务器将该证书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需要验证该证书的身份。客户端找到第三方机构 CA,获知 CA 的公钥,并用 CA 公钥对证书的签名进行解密,获得了 CA 生成的摘要。
客户端对证书数据(包含服务器的公钥)做相同的散列处理,得到摘要,并将该摘要与之前从签名中解码出的摘要做对比,如果相同,则身份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总结来说,带有证书的公钥传输机制如下:
- 设有服务器 S,客户端 C,和第三方信赖机构 CA。
- S 信任 CA,CA 是知道 S 公钥的,CA 向 S 颁发证书。并附上 CA 私钥对消息摘要的加密签名。
- S 获得 CA 颁发的证书,将该证书传递给 C。
- C 获得 S 的证书,信任 CA 并知晓 CA 公钥,使用 CA 公钥对 S 证书上的签名解密,同时对消息进行散列处理,得到摘要。比较摘要,验证 S 证书的真实性。
- 如果 C 验证 S 证书是真实的,则信任 S 的公钥(在 S 证书中)。
对于数字签名,我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如果你没有搞清楚的话,强烈推荐你看看数字签名及数字证书原理这个视频,这是我看过最清晰的讲解。
- 端口号:HTTP 默认是 80,HTTPS 默认是 443。
- URL 前缀:HTTP 的 URL 前缀是
http://
,HTTPS 的 URL 前缀是https://
。 - 安全性和资源消耗:HTTP 协议运行在 TCP 之上,所有传输的内容都是明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无法验证对方的身份。HTTPS 是运行在 SSL/TLS 之上的 HTTP 协议,SSL/TLS 运行在 TCP 之上。所有传输的内容都经过加密,加密采用对称加密,但对称加密的密钥用服务器方的证书进行了非对称加密。所以说,HTTP 安全性没有 HTTPS 高,但是 HTTPS 比 HTTP 耗费更多服务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