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1
/
paper03.htm
49 lines (30 loc) · 7.68 KB
/
paper03.ht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ml>
<head>
<title>2002年生死學(3)</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head>
<body background="6map/indtextb.jpg" bgcolor="#FFFFFF"
text="#000000" link="#3366CC" vlink="#666666" alink="#996600">
<p align="center"><b><big>2002 年生死學(3)</big></b></p>
<p 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0099ff;">2002/3/11 於慈濟大學 余德慧主講</span></p>
<p align="center"><b><a href= "index.htm">回課程進度</a></b></p>
<p align="center"><b>第三講 生死學的進路(1):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b></p>
<hr>
<p><b>生死學的核心問題:在活著本身的封存機制層層包圍之下,我們無法不以逃避式的晦蔽狀態不能本真地確知死亡<a href="#_ftn1" name="_ftnref1"><sub>[1]</sub></a>,我們當如何才能衝破突圍,而獲得本真的澄明無蔽(Apophansis)?</b></p>
<ol>
<li><p>「此在」持續懸欠著未來的「尚未…」直到死亡來臨:在第二講提到的常人之「此在」是由事實性所規定,並因而進入自我封存的三個機制,但這只是非本真的看待「此在」,如果我們要更徹底的瞭解「此在」的前置結構,那麼我們必須瞭解「此在」會持續地出現所謂的「不完整性」,亦即「此在」懸欠著「將會是…」,「此在」永遠是「尚未…」(not-yet…),直至生命的終結。當哲學家海德格指出,「此在的存在始終具有懸欠,那麼「此在」如何獲得決斷的諦念?</p></li>
<li><p>我們先不理會這諦念如何進入,而事先尋找進入的鑰匙,海德格提供一根鑰匙,讓我們踏入生死相繫的諦念領域。海氏說,進入生死門的第一關卡是對活著的時間的性質加以清楚的領會,例如,我們「活著」本身其實就是「此在」的時光,但我們並不是將「此在」的時光賦予刻度的時間(幾秒幾分幾天幾月幾年)來度量,而是明白「此在」的「先在」性質,也就說,任何「此在」都是「先行具有」、「先行視見」與「先行掌握」,這裡的「先行」指的是:任何「此在」<b><u>都已經是如此(先行)地被操心</u></b>,任何「此在」都只是<b><u>已經如此相續地(先行)著被操心著</u></b>,「此在」<b><u>早就如此被佔據著、被巴著</u></b>,因此,「此在」的「視見」早就存在,「此在」的掌握造就相續著,「此在」早就「在這裡」,這種「先行性」意味著至關緊要的一個觀念:在任何此時此刻的存在總是不是獨立自主的(這裡的獨立自主不是指我們心智上的自由意志,而是針對存在的本質言之,被操心著、被巴著),而是被推著(being pushed),可是這不是被事情推著,而是被時間本身推著,而時間即是生命,所以「被推著」是「此在」無法擺脫的,亦即「此在」承受著最大的「被動」。</p></li>
<li><p>我們的心智自我當然看不見「此在」的「懸欠」與被推著的「被動」,因此,我們的「視而不見」就成了問題。我們清楚心智自我的「視而不見」是因為遮蔽,可是如何遮蔽?從上一講次,我們是透過三個機制對自我加以封存,但我們可以更深入探討,到底「自我」在察覺事物之時,是如何被遮蔽的?或者說,我們如何在「此在」的心思裡短缺著什麼?</p></li>
<li><p>以我們對他人的死亡為例,我們對他人死亡的悲哀來自我們與死者曾經「共在」,而不是將他人的死亡引到自己身上,儘管他人死亡會提醒我們自身的死亡,可是我們卻不會體驗到死亡,也就是說,「此在」的<u>心智</u>永遠不會體會死亡。那麼當我們的死亡來臨時,何者在體會死亡?如果依照我們的研究,臨終者總是在死亡的臨頭之前放棄<i><u>心智自我</u></i>,所以即使當死亡降臨時,<i><u>心智自我</u></i>也已經消失了,所以,心智自我始終不會體會死亡。這就是我們的基本主張:<i><u>心智自我</u></i>始終懸欠著死亡的經驗。</p></li>
<li><p>心智自我的主要任務是「在世操心」(Sorge, Care),我們提過,這是屬於「此在」前置結構最根本的部分,意味著自己的活著卻不自知自己的操心。就是這樣的操心,使得死亡這觀念被視為是「喪失」,死亡是無法被確知的,或者說,自己的死期永遠在心智自我的心思裡是模糊的。海氏很清楚地指出,我們的心智對死亡「永無通達的路」。</p></li>
<li><p>徹底領會死亡就是整體地領會「活著」。海德格說,整體不是總數,歲數活得再多,也不見得能夠看見整體,而我們已經確認心智自我絕無可能領會「活著」的整體(記住:1.活著的此在就是懸欠,2.臨終不再是心智自我的此在所能涵蓋,3.領會死亡的是另外一種存在),我們陷入對死亡的迷糊狀態,我們無法對活著與生命的終結提出一種澄明清澈的觀看,但是我們也不必急著尋找竅門去使我們獲得對活著的整體體悟,而是停留在死亡被確知的門邊,那就是「畏懼死亡」。</p></li>
<li><p>我們將探詢「何以害怕死亡」。首先我們當確認「個別化」的我才是害怕的主體,當我開始明白「我」的存在,我才害怕死亡,當我習慣地以「我」作為存在物而與世界打交道,我可惜了我的死亡,我開始怯弱於死亡之前,感到死亡的威嚇。然而,在生死學的學習是要消除死亡的威嚇嗎?恰恰相反,生死學聽從海德格的勸告<a href="#_ftn2" name="_ftnref2"><sub>[2]</sub></a>:「不僅不能淡化這威嚇,必須把自己把持在這威嚇之中」,而「先行向『此在』揭露出喪失在常人自己的情況,並把『此在』以棄己的方式獲得自由」。所謂「<b><u>棄己</u></b>」指的是將個別化的操持還原到他的先行得本真性,將沈淪的「常人」收回,意味著從常人的生存方式轉為本真的存在方式<a href="#_ftn3" name="_ftnref3"><sub>[3]</sub></a>,然而何能「轉」?</p></li>
<li><p>「願有諦念」的可能前提:決斷的認識包括:(1)對自己的「活著」的被拋於世與在世沈淪的確認,確認己身的常人狀態為「培養皿」或、「花盆」、「盆栽」的狀態,並未落土的暫時性給出,一種「<b>無家可歸</b>」的飄盪,而使得人心甘情願轉向落土的存有狀態開放;(2)對常人的活著所給出的基礎提出質疑,也就是說,「活著」所根據的「<b><u>肉體</u></b>的活著」、「活在<b><u>事情</u></b>給出的意義」、「根據生活的<b><u>需求</u></b>的活著」可能都會是自己無法決斷;(3)對自己「在世界的巴著」的緊張性、要命性稍加放鬆;(4)警覺日常「此在」的<b><u>懸欠</u></b>,任何眼下當前的<b><u>不完整性</u></b>應當成為警覺的住念處;(5)<b><u>畏懼死亡</u></b>不當被視為症狀,而當視之為打開「常人專政」的必要情緒,甚至可以視為「突然發現己身被拋於世的飄盪」的震驚,而成為<b><u>生寄死歸</u></b>的第一步驟。</p></li>
</ol>
<hr>
<p><small><a href="#_ftnref1" name="_ftn1">[1]</a> 見前書 222 頁。</small></p>
<p><small><a href="#_ftnref2" name="_ftn2">[2]</a> 見「存在與時間」修訂中譯本(北京三聯1999 )第 305 頁。</small></p>
<p><small><a href="#_ftnref3" name="_ftn3">[3]</a> 見上書第 308 頁。</small></p>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