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imple CDN, based on groupcache.
Use pull method.
Small file(less than 64M) will put int to memory, Other will store as local file.
一般来说会推荐采用qiniu或者upyun,又或者是amazon之类大公司的cdn服务,不过当需要一些自己实现的场景,比如企业内部软件的加速,就需要一个私有的CDN了。
极简内容分发系统是我在公司里面的一个项目,最近把他开源出来了。可能其他企业或者组织也需要一个类似的东西。
通常来说CDN分为push和pull两种方式,push比较适合大文件,pull适合小一些的文件,但是使用起来比push要简单的多。
MiniCDN采用的就是pull这种方式,目前的实现方式是所有缓存的文件存储在内存中,使用LRU算法淘汰掉旧的文件.
- 小文件采用内存存储 (该方法支持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 大文件使用本地存储,来防止内存占用过多 (只能从源站点获取数据)
没有所谓的智能DNS,直接用的是最简单的http redirect. 还没写负载均衡, 所以redirect的时候,就是随机返回一个节点(简单粗暴)
MiniCDN分为manager和peer。都是写在一个程序里。
我平常用的时候,就只开一个minicdn的Manager来加速我的后端服务器。如果没有节点的话,manager就会把自己当成一个节点。然后当有特别大的下载即将要冲击我的服务器的时候。我就会找很多的同事,将minicdn部署到他们平常用的电脑上(window系列, 因为是golang语言写的,什么平台的程序都能编译的出来)。这样我在短时间内就拥有了一个性能不错的cdn集群(充分利用同事的资源)。当下载冲击结束的时候,在把这些节点撤掉就可以了。相当省事
MiniCDN使用了谷歌开源出来的groupcache框架,目前dl.google.com
后台就用到了groupcache.
因为groupcache支持节点间的数据传输,而类似squid只能从源站点去获取数据,对原站点的压力较大。理论上而言性能要好于squid.
groupcache的数据获取过程很有意思,我把他翻译了过来
groupcache的运行过程
查找foo.txt
的过程(节点#5 是N个节点中的一个,每个节点的代码都是一样的)
- 判断
foo.txt
是否内存中,并且很热门(super hot),如果在就直接使用它 - 判断
foo.txt
是否在内存中,并且当前节点拥有它(译者注:一致性hash查到该文件属于节点#5),如果是就使用它 - 在所有的节点中, 如果
foo.txt
的拥有者是节点#5,就加载这个文件。如果其他请求(通过直接的,或者rpc请求),节点#5会阻塞该请求,直接加载完毕,然后给所有请求返回同样的结果。否则使用rpc请求到拥有者的节点,如果请求失败,就本地加载(译者注:这种方式比较慢)
groupcache是2013年写出来的,软件也不怎么更新了。里面的HTTPPool还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修复,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到节点之间不能交换数据。因为官方不用groupcache的这部分,所以连用户提的issue都不修(真是蛋疼)
https://github.com/codeskyblue/groupcache 是我fork的,把这两个问题修复了,虽然提了pr,不过感觉他们一时半会不会merge的。
受python-celery的启发,我实现了peer退出时候的两种状态(Warm close and Code close). Warn close可以保证党节点不在服务的时候才退出。Code close就是强制退出,下载者可能会发现下载中断的问题。
-
M: Manager
- 负责维护Peer的列表,每个peer会去Manager同步这个列表。
- 所有的请求会先请求到manager, 然后由manager重定向到不同的peer
-
P: Peer
- 提供文件的下载服务
- Peer之间会根据从manager拿到的peer列表,同步文件
Manager与Peer是一对多的关系
[M]
|`------+--------+---......
| | |
[P] [P] [P] ....
go get -u -v github.com/codeskyblue/minicdn
# See help
minicdn -h
- First you need golang installed. golang
- set env-var
GOPATH
for golang, ex:export GOPATH=$HOME/goworkdir
, The target file will auto compile to$GOPATH/bin
.
minicdn contains two parts. manager and peer
./minicdn -mirror http://localhost:5000 -addr :11000 -log cdn.log
- Speed up the mirror site:
http://localhost:5000
- Listen address
:11000
- Store log to
cdn.log
The download resource link should change to this: http://your-cdn-host:11000/something
./minicdn -upstream http://localhost:11000 -cachedir=cache -addr :8001
- Big file will store to cache folder
- Specify Manager address:
http://localhost:11000
- Listen address
:8001
下载的请求的header中的两个头X-Minicdn-Data
和X-Minicdn-Type
两个字段,会被自动记录到后台的日志中。当X-Minicdn-Type
设置为字符串json
的时候,X-Minicdn-Data
会相应的转化成json类型的数据。
example
{"data":{"action":"LOG","header_data":"","key":"/apks/com.dotgears.flappybird/com.dotgears.flappybird-4.apk","remote_addr":"10.242.189.222:55932","success":true,"user_agent":"AndroidDownloadManager/4.4.2 (Linux; U; Android 4.4.2; SM-G9006V Build/KOT49H)"},"peer":"http://10.246.14.51:19231","timestamp":1436945573}
{"data":{"action":"LOG","header_data":"","key":"/apks/com.netease.h15/com.netease.h15-1.apk","remote_addr":"10.242.189.222:39734","success":true,"user_agent":"AndroidDownloadManager/4.4.2 (Linux; U; Android 4.4.2; SM-G9006V Build/KOT49H)"},"peer":"http://10.246.14.51:19231","timestamp":1436949324}
When manager specified -log
,
log can view through: http://your-manager-host/_log
- token
- use a slave as a master
- request log
- cli args to specify cache size
开源软件都会有一个这部分,感觉我也不能免俗。
- 代码或README中的拼写错误,都是可以提Pull request的。
- 如果有什么大的改动,请先提issue进行讨论。
- 代码使用golang默认的fmt
go test -v
Under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