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而言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从核心议题到从属的关键议题来的?
- 作者说了那些细节【从属议题】?找出主要的想法、申明、论点。==》作者想要说明的特殊信息
- 评价:有道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 这本书与你有何干系?如果给了你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会认为很重要?你有必要去了解?如果给你带来了一些启示,你还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
如何让你一本属于你? 提出问题,自己努力的回答--》读出言外之意 --》 写出言外之意 阅读的过程是作者和读者双向沟通的过程,除了了解老师所说的,还要争取能够与老师辩论。--》更高层次的理解
从有效的规则中培养出自己的良好习惯 --》 艺术和技巧属于那些能按照规则行事的人
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不同类型的书谈了的大概领域是什么?】
虚构?论述?
知识如何“实用”? ==》** 需要明白要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知识!** 实用:说明规则以及相应的后果,怎么做才能更好:实用手册、道德论述、经济,演说:应当、好、坏、结果、意义... 理论作品:历史书、研究报告、科学,哲学
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作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通性作例证。 ==> 思考方式和论述的差异
规则一:一本书的分类【不同类的谈论内容】
规则二:简短的话来描述书中的内容:整体统一的叙述,将不同的情节放在合适的位置 精华摘要
- 《奥德赛》
某个男人离家多年。海神嫉妒他,让他一路尝尽孤独和悲伤。在这同时,他的家乡也濒临险境。一 些企图染指他妻子的人尽情挥霍他的财富,对付他的儿子。最后在暴风雨中,他回来了,他让少数几个 人认出他,然后亲手攻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摧毁了他们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他手中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这本书是在探索人类快乐的本质,分析在何种状态下,人类会获得或失去快乐,并说明在行为与思 想上该如何去做,才能变得快乐或避免不幸。虽然其他美好的事物也被认可为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像 是财富、健康、友谊与生活在公正的社会中,但原则上还是强调以培养道德与心智上的善行为主。
-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本书在探讨国家财富的资源。任何一个封劳力分工为主的经济体制,都要考虑到薪资的给付,资本 利润的回收,积欠地主的租金等关系,这些就是物品价格的基本因素。本书讨论到如何更多元化地有效 运用资本,并从金钱的起源与使用,谈到累积资本及使用资本。本书借着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状况下的 富裕发展,比较了不同的政经系统,讨论了自由贸易的好处
-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这本书所叙述的是,生物在数不清世代中所产生的变化,以及新种类的动物或植物如何从其中演变 出来。本书讨论了动物在畜养状态下的变化,也讨论了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化,进而说明“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之类的原理,如何形成并维持一个个族群。此外,本书也主张,物种并不是固定、永恒不变 的族群,而是在世代交替中,由比较小的转变成比较明显的、固定的特征。有一些地层中的绝种动物, 以及胚胎学与解剖学的比较证据,可以支持这些论点。
- 洛克的《论人类悟性》
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真理与极限,并同时讨论信仰、观点与核准的立场与程度
显示出人类没有与生俱来的观念,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由经验而来的
规则三:列数重要篇章,并架构出这本书的骨架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全书可以区分为以下的几个重要部分:一,把快乐当作是生命的终极目标,讨论快乐与其他善行的关系。二,讨论天生自然的行为,与养成好习惯、坏习惯的关系。三,讨论伦理与智性中各种不同的善行与恶行。四,讨论非善非恶的道德状态。五,讨论友谊。六,也是最后一个,讨论喜悦,并完成一开始所谈有关人类快乐的主题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作者想表达什么?
知识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的前提是作者与读者有共通含义的词义。 如何理解词义?上下文【沟通】、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个“词”的?【文法和逻辑】
特定用法、强调、争论、专业词汇,感觉“难”理解的词
一个字多个意思、多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片语 《 == 文法和逻辑 根据上下文+自己的理解不断的试错和拼接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语义
规则五:找出重要的词,并与作者达成共识
一本书之所以能给你带来新的洞察力或启发,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读即懂的字句。如果你不能自己努力去了解这些字,那就不可能学会我们所谈的这种阅读方法。你也不可能作到自己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从不太了解进展到逐渐了解的境界
作者的主张 【论述】+ 为什么我们应该被作者说服【论点】《== 作者的意图 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意图【问题、论述】而主旨则是意图的答案 ==》 表达意图的论述句
复杂的句子可能包含多个主旨 一个君王就算无法赢得人民的爱戴,也要避免憎恨,以唤起人民的敬畏;因为只要他不剥夺人民的 财产与女人,他就不会被憎恨,也就可以长长久久地承受人民的敬畏 (1)一个君王应该要引起人民敬畏的原因是,只要他不被憎恨,他就能长长久久地被人民敬畏着 (2)要避免被人民憎恨,他就不要去剥夺人民的财产与女人
除非你能越过语言的表象,看出其中的意义,否则你就无法处理有关词义、主旨与论述—思想的要素—的问题。只要文字、句子与段落是不透明的、未解析的,他们就是沟通的障碍,而不是媒介。你阅读了一些字,却没有获得知识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
规则六:找出最重要的句子并列出他们的主旨 规则七:从相关的句子中想法架构出这本书的基本论述【前因后果以明白主张】
最重要的句子在哪里?要如何诠释这些句子,才能找到其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主旨?
- 需要努力来诠释的句子 —— 理解有点吃力的
- 表达作者判断的句子 《= 这么做的理由
- 包含关键字的句子
- 论述顺序
- 这个句子的另一个说法是什么《=通识、与作者达成沟通之后的深化、表达训练
- 相似句子的同一主旨,同一句子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不同含义
- 从你以往经验中举出主旨的列子
- 避免口语主义
论述《==先后顺序、列证和理由【归纳和演绎】 找出作者未说但是可以推断的话 作者的假设、有根据的、无需自证的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 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光是努力,并不足以称得上受教。读者必须懂得如何评断一本书,就像他必须懂得如何才能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修辞的作用就是:如何说服对方
你了解你的赞同和反对?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 】,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你的不同意见提供理论基础 (1)你的知识不足( uninformed)。 (2)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导读和摘要 工具书《=具有相当的知识,有想法【可能是模糊的】,那个地方有你要的答案【回应想法】,怎么组织的
使用工具书的前提:它能回答你那些问题,那些不能?
字典《=问什么问题? 百科全书==》启迪
在运用以下这些规则时,你一定要有弹性,并能随时调整。幸运的是,当你开始运用这些规则时,你会慢慢感觉到这些规则是如何在不同的读物上发挥作
强调基本要问的不同问题,以及会获得什么样的不同的回答 实用性的书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实用性的书更多强调规则以及适用性和后果,需要判断力和灵活度 = 说明规则的使用 + 阐明规则【政治、经济、道德...】
找出规则 找出规则背后的原理 找出没有明说但是可以通过原理推断的规则 --》 应用于生活 评论:有效?能达到预期?
理论性的书时,读者必须观察他自己与作者之间的原理与假设的一致性或差异性 评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
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第三:作者的性格,时代背景
作者谈什么?目的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达成共识的主旨和论述 作者这么做的目的? 内容真实么? 你感兴趣么? ==》与你何干==》是否采取行动
好【积极主动】的阅读带来阅读技巧的提示和增加对世界以及自己的了解 ==》 思想更加深刻 与你一同成长的书 无阅读意义==》消遣的书 让你学习的书【心智与经验唯一】 与你一同成长的书:伟大的作品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