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ed from louisje/life2002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6note-03.htm
267 lines (191 loc) · 38.1 KB
/
6note-03.ht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html>
<head>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
"HTML Tidy for Solaris (vers 1st November 2003), see www.w3.org">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Microsoft FrontPage 5.0">
<meta name="ProgId" content="FrontPage.Editor.Document">
<meta name="Microsoft Theme" content="indust 011">
<title>
</title>
</head>
<body background="6map/indtextb.jpg" bgcolor="#FFFFFF"
text="#000000" link="#3366CC" vlink="#666666" alink="#996600">
<p align="center"><big><b><a name= "top">2002 年生死學上課紀錄(3)</a></b></big></p>
<p align="center"><b><a href="index.htm">回課程進度</a></b></p>
<p align="center"><b>第三講 生死學的進路(1):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b></p>
<p align="right">石佳儀 陳冠秀協力記錄<br />2002/03/11 余德慧主講</p>
<table border="0" width="781" height="69">
<tr>
<td width="600" height="30" align="left">
<!--msthemelist-->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msthemelist-->
<tr>
<td valign="baseline" width="42"><img src=
"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13" alt="◎">
</td>
<td valign="top" width="100%"><b><span style=
"font-family:新細明體;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span></b> <span style=
"font-size:12.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TW;mso-bidi-language:AR-SA">
<a href=
"#sub_title_1">
「活著」的基本單位</a></span><!--msthemelist--></td>
</tr><!--msthemelist-->
</table>
</td>
<td width="675" height="30" align="left">
<!--msthemelist-->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msthemelist-->
<tr>
<td valign="baseline" width="42"><img src=
"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13" alt="◎">
</td>
<td valign="top" width="100%"><span style=
"font-size:12.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TW;mso-bidi-language:AR-SA">
<a href=
"#sub_title_2">
「此在」根據什麼設定而成?</a></span><!--msthemelist-->
</td>
</tr><!--msthemelist-->
</table>
</td>
<td width="525" height="30" align="left">
<!--msthemelist-->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msthemelist-->
<tr>
<td valign="baseline" width="42"><img src=
"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13" alt="◎">
</td>
<td valign="top" width="100%"><span style=
"font-family:新細明體;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b></b></span> <span style=
"font-size:12.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TW;mso-bidi-language:AR-SA">
<a href=
"#sub_title_3">
「活著」的雙重性</a></span><!--msthemelist--></td>
</tr><!--msthemelist-->
</table>
</td>
</tr>
<tr>
<td width="600" height="31" align="left">
<!--msthemelist-->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msthemelist-->
<tr>
<td valign="baseline" width="42"><img src=
"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13" alt="◎">
</td>
<td valign="top" width="100%">
<p align="left"><a href=
"#sub_title_4">
<span style=
"font-size:12.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TW;mso-bidi-language:AR-SA">
我們如何在活著的雙重性裡獲得活著的滿意度?</span></a>
</p><!--msthemelist-->
</td>
</tr><!--msthemelist-->
</table>
</td>
<td width="675" height="31" align="left">
<!--msthemelist-->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msthemelist-->
<tr>
<td valign="baseline" width="42"><img src=
"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13" alt="◎">
</td>
<td valign="top" width="100%"><span style=
"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
</span><span style=
"font-size:12.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TW;mso-bidi-language:AR-SA">
<a href=
"#sub_title_5">
為什麼常人狀態本身是一種遮蔽?</a></span><!--msthemelist-->
</td>
</tr><!--msthemelist-->
</table>
</td>
<td width="525" height="31" align="left">
<!--msthemelist-->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msthemelist-->
<tr>
<td valign="baseline" width="42"><img src=
"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13" alt="◎">
</td>
<td valign="top" width="100%"><span style=
"font-size:12.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TW;mso-bidi-language:AR-SA">
<a href=
"#sub_title_6">
生死學的進路: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a></span><!--msthemelist-->
</td>
</tr><!--msthemelist-->
</table>
</td>
</tr>
</table><!--msthemeseparator-->
<hr />
<p><img src="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5" alt="◎">
<b><a name="sub_title_1">「活著」的基本單位</a></b></p>
<p> 我們的「活著」是依照什麼被規定的?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把「活著」的基本單位說清楚。「活著」的基本單位是由「時間」跟「空間」組成的,也就是說我們在「時間」上活著,在「空間」上活著,在這當中是「有歷史感」地活著。「歷史感」的活著就是我們過去的經驗產生一種「歷史的閱歷」,而所有這些東西都用「當下」活著的方式來呈現。以「當下」的活著來呈現稱之為「此在」(當下來到此處),「當下來到此」的現象就構成一種此時此地的活著的狀態,這就是我們活著的一個基本單位。我們過去會說,「活著」是時間,但是這樣講不夠,「此在」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狀態,把時空各方面包含在一起。因此,「活著」意思就是給一個「位置」,佔據一個「時間」,提供一種「自我感」的東西,這些林林總總的東西就叫做「此在」。</p>
<p> 為什麼「此在」構成我們活著的一個最小單位?因為「此在」把身體的所有功能(bodily functions) 、自我的所有功能(self functions) 、以及週遭環境的所有功能(surrounding functions) 包含住。身體的功能包括chemical reaction、physical reaction、sensory system、neural system 等等﹔self functions 包括「我是誰?」「我為何在此處?」等等﹔surrounding functions 包括 location、situation 等等。如下圖 </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6map/6note-1.gif" width="315" height= "213" alt="圖3-1" /></p>
<p> 「此在」(Da-Sein)這個字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發明的,這個字從來沒有被翻譯成別的語言。Da 是「抵達於此、到此」,Sein 是“to Be”或「成為所是」的意思,Dasein 的意思就是在此刻、在此地、在此時成為如此這般。</p>
<p align="center"><a href="#top">top</a></p>
<p><img src="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5" alt="◎">
<b><a name="sub_title_2">「此在」根據什麼設定而成?</a></p>
<p> 同學問:「你只是將微觀或巨觀的身體部位作定位而已,那些時間、歷史都是根據別人的標準來定義今天是西元幾年、身體狀況現在是幾歲,這些都是有一套規則來衡量它的定位,那這個哲學家的衡量標準到底在哪裡?是沒有還是根據這個世界?」</p>
<p> 這個問題很重要,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的,我再把這個問題重複一次,Dasein 是憑什麼東西來設定它,規定它而成為 Dasein?成為此刻的存在?這個問題對很多同學來說可能莫名其妙,幹嘛要規定它?我不是在這裡活得好好的,管他是公元幾年,只要我的身體仍然活著、有一個 self 在發展、有一個環境就好了,可是海德格在討論關於生死學時,就提出這個問題。我們開始來看 Dasein 的規定,第一個規定是由「事實性」所規定的;所謂「事實性」(factuality)也可以當作「實際」,或是「在世界裡操心、打交道」,指的是<b><u>世界裡如實發生的林林總總</u></b>,這些林林總總的「發生」(happenings)之所以規定了「此在」是因為「發生」總是必然地將我們牽扯到世界裡。我們幾乎會跟每一件事情,跟我們相關的東西掛勾在一起,打交道。</p>
<p> 同學問:「那這樣說,『此在』到底是相對的存在還是絕對的存在?如果是絕對的存在那它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界定它是絕對的?」</p>
<p> 我們跟世界裡的操心繁忙打交道,到底是一個絕對的存在?還是相對的存在?所謂「絕對」的意思是,它本身是沒有辦法被推翻的;人的存在所出現的「現在的現實性」,譬如你的此時此刻頭髮是黑的,我的此時此刻頭髮是白的,你的生理機能是十九歲、二十歲的,我的生理機能是五十歲的,這些東西意味著全部,它是基礎的、不被推翻的。於是我們慢慢瞭解「此在」顯然不是絕對的,意思就是說,人的「此在」無法靠我們的意念去抵抗它、或去保存它,它是一個流動性的此在,等一下你離開這個教室,可能就會出現另外一種處境,但這還不是一個關於絕對和相對的問題。絕對和相對的主要問題是在問:我們今天在世界裡面操心、在這世界裡面打交道這些事情所構成的「活著」是不是絕對的?是不是不可以被推翻的?是不是存在以後一直到我們死掉,才可能脫離這個東西?如果只有到我們死掉以後才可能脫離這個東西的話,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跟世界上最實際的事物掛勾是一種絕對?即使到深山裡面還是要跟大自然掛勾,還是要吃要呼吸,如此,「跟世界掛勾」本身是不是絕對的?</p>
<p> 在生死學裡,它(跟世界掛勾)不是絕對的,它只是意味著「常人專政」。我們在世界裡面操心、打交道、做著總總的事務,這可能是人活著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們稱為「常人」。但常人的存在不是一種「本真性」的存在;也就是說,在世界裡的操心打交道,是一種往外推的動作,是一種 Otherwise than Being(OTB)。OTB 的意思是,我活在這個地方(我不可能活在真空裡頭)一定要讓我的活著創造某種事物,而使得我異於我的存在,也就是變成一種「非自身」的狀態。</p>
<p> 我們知道「此在」是由事實所規定的,這些事實指的是這個世界如實發生的林林總總,而這些林林總總的「發生」(happenings)之所以規定了「此在」,是因為「發生」總是必然把我們牽扯到世界裡,但同時也由於我們的存在的根本之處對世界有著無法抹滅(imperatively)的操心,所謂「無法抹滅」譬如說養了孩子就不會殺他,空氣不足不可能不掙扎著呼吸……等,imperatively care 是無限上綱的操心;這裡的操心不是講媽媽的操心,而是人只要活著就要操心。換句話說,我們的操心是把自己投入到世界,在世界裡面有許多環境(「它者」)湧過來,在交互呼應之下,使得「事實性」以「發生」來佔據「此在」。Happenings 可以是發生事情,也可以不發生事情,比如你僅僅只是坐在教室裡,也是一種發生。任何的時刻裡,人都處在一種「發生」的狀態裡。「發生」本身會佔據 Dasein(「發生」來到此處而成為我的現在),使得「此在」成為當下的發生(即事實性)的擄獲物。因此,「此在」暫時地由「發生」所界定,但這種界定就像白雲蒼狗那樣換來換去,但這不要緊,我們只是要瞭解,人的活著的任何一個剎那都是被佔據、被據有的。</p>
<p align="center"><a href="#top">top</a></p>
<p><img src="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5" alt="◎">
<b><a name="sub_title_3">「活著」的雙重性</a></b></p>
<p> 同學問:「人既然要活著就一定會有遮蔽嗎?這些事情的發生會變成我的活著必要的元素?還是我必須用這些事情的發生來形容我的活著是怎樣的一個狀態?」</p>
<p> 「活著」朝兩個方向運作,一個方向是,人對於「此在的發生」,進行 OTB 的作用,意即進行「外造化」的現象,例如你會跟別人說「我上過生死學的課」、「我是慈濟大學畢業的」。OTB 可能會在人的大腦裡頭構成一種歷史感,閱歷感,這是往外走。另外一種是往內走,讓自己的存在默默的承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往內走是一種「默存」;所謂「默存」就是,無以名之,無法描繪。當人在進行「外造化」的時候,也就是進行著「意義化」;例如你可能會跟別人說「我上過生死學,這門課根本是 bull shit」,或「我上過生死學,這門課還蠻有意思的」,或者有人說「我上過生死學,我的生命裡頭有發生改變」,不管你用什麼語言來說,都是「外造化」或「意義化」的部分。</p>
<p> 同學問:「那這個部分是建立心智自我的必要手段嗎?心智自我必需說服自己我所做的某件事情就是帶有某種意義或是代表我活著的狀態。」</p>
<p> 沒錯, Dasein 裡面有兩個系統,「來到此」以及「我變成如此這般」,後者會往心智自我的「外造化」走去,使得我變成如此這般,我必須用我的心智自我去了解、反思、回頭看 (reflection) ﹔前者則是我雖然「在此」,但是我「默存」,也就是說,我用無名(Ilya) 的方式存在。如前所述,Dasein 有兩個運動的方向,一個往「心智自我的外造化」走,一個往「默存」走去,這就稱為「活著的雙重性」,這其實就是Dasein 的雙重性。</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6map/6note-5.gif" width="367" height="264" alt="圖3-2" /></p>
<p> 同學問:「那人格分裂的人可能有很多種自我,他分裂的部分是不是產生很多個心智自我?」</p>
<p> 精神分裂還是屬於雙重性的部分,誰也沒有辦法觀察存有的「默存」。我在台大教了十六年的精神病理,我就一直跟學生說我們看到的精神分裂只是「外造化」的分裂,是意義系統分裂了; Dasein 的瞬間有「心智自我的外造化」,也有「默存」,這兩者是交互的;Dasein 的瞬間綻出兩者的時候,並不意味人就分裂了,而是依舊保持著存在的狀態。</p>
<p> 一個人如果整個人投向「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裡時,關於「我如何完成我的一生」可能會說「我活著要重於泰山」、「我要立言、立德、立功」以達到三不朽,這是在完成「義義化」和「價值化」,可是當我們聽到這些價值意義的時候,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我們不會滿意於這樣的說法和狀態。譬如很多人會想「我一輩子的願望就是生出一個繼承我衣缽、發揚光大的兒子」,可是當他有這個兒子之後,又不覺得很重要了。所以生死學是回到 Dasein 的原點,告訴我們要同時顧到活著的雙重性。如果整個人完全朝「心智自我的外造化」世界走去,就會把自己疏離掉,但如果想一直保持在「默存」狀態裡,人將不知如何保存,我們實在看不出來我們的默存、單純的活著有什麼意義,在「默存」的存有狀態裡其實是沒有意義的。</p>
<p> 生死學在處理人如何活著時,我們必須回到「活著」的雙重性裡,不能只以「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為主,因為這樣會產生遮蔽,但是也不能以「默存」為主,因為在默存的無以名之裡,是「空無」。「空無」並不是「沒有」的意思,「空無」是沒有辦法給出意義、價值,但它本身也是一個存在的狀態,也就是我們上次提到的「沒有世界的存在」。臨終病人後來就是從「世界」退出,進入「默存」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辦?</p>
<p align="center"><a href="#top">top</a></p>
<p><img src="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5" alt="◎">
<b><a name="sub_title_4">我們如何在活著的雙重性裡獲得活著的滿意度?</a></b></p>
<p> 生死學在處理人的活著之際,是保持在雙重性的曖昧上。過去我們會把「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和「默存」的存有視為對立的兩極,也就是說,人如果處在「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裡,就看不到默存的存有,如果處在默存的存有,就看不到「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就好像睡覺的時候你只是在呼吸,八小時過去了一醒過來,別人問你在幹什麼,你說你在睡覺,別人問睡覺在幹什麼,你說你只是在睡覺沒幹什麼,那睡覺的內容是什麼,你說你不知道;於是你發現沒有世界的存在連說都沒有辦法說,當你有辦法說得口沫橫飛的時候,你就看不到它了。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二律背反」,即「心智自我的外造化」與「默存性」是互相矛盾、互相遮蔽、互相取消。而生死學則在處理,人如何保持二律背反本身的雙重性。生死學對生命的態度就是,如果人投入「心智自我的外造化」世界裡,很多事情會變得很在乎,但是在乎的時候,你如果立足於「默存」的存有裡,雖然在乎,但有一個更大的感覺是不在乎,投入一個東西的時候很認真,但背後還有一個感覺是不太認真,因為從默存的角度來看,你認真的東西其實不太有意義,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所以這是認真的不認真,嚴肅的不嚴肅,當真的不當真;這話很拗口,如果純粹活在心智自我的世界,我們會很討厭聽到這麼拗口的話,但如果你兩邊一起看,這種話就出來了,當真的不當真,不當真的當真。人不能完全否認自己活在世界裡,也不能完全承認它,如果完全承認它(活在世界裡),人會便得很愚蠢,因為這些東西終有一天會毀滅,如果人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這一個籃子(「心智自我的外造化」世界)裡,便會覺得很殘忍。反之,若全部的雞蛋放在「默存」的存有裡,則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將無法跟他人在一起。</p>
<p> 「默存」的存有是生命活著的底景,「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則是底景活出來的圖像(figure-out ,有一個圖會顯現出來,讓我們看到它是什麼東西),在「默存」的存有裡,沒有辦法造就圖像,但會變成圖像的底景。在生死學的知識裡,底景是空無的,是「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的否定,但是它不是直接拿來否定,是用以支持「心智自我的外造化」的世界的東西。意思就是,人的立足點是空的,但在空裡使得「心智自我的外造化」變得豐富,即是「空中妙有」,是「空」去支持「妙有」。</p>
<p> 同學問:「那人的存在是一種衝突跟矛盾嗎?因為這兩個都是自我,不管是圖像,還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解釋它就是存在的東西,你又不能否定那個圖像不是自我,你也不能肯定這個就是在的東西是自我,這兩個東西加起來你也不能說就完全等於自我,因為他們根本不能加起來。」</p>
<p> 對,所以一個叫「自我」,一個叫「存有」,我們不會把整個加起來叫自我;一邊是封存的,一邊是開放的。「心智自我」的世界跟「默存」存有比起來是非常狹窄的,人只能用有限的感官、所有腦子能想到的東西去解釋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所以尼采說「心智自我」只是「存有」的一個小小的玩物而已。人所建築出來的「存在者」是一種已經現身的「封存的自我」,是無以名之的存有的精神玩物,這是尼采講的。大家聽過尼采這個人吧,他是一個哲學家,已經死了一百多年了。在生死學的觀念裡,我們不知道「默存」存有的邊界在何處。當臨終病人越接近死亡的時候,就越走到「默存」的存有狀態裡,他的自我差不多溶解掉了。如果他完全進入「默存」的存有時,一種浩瀚的宇宙感就在這裡成形,意思就是,臨終的時候,人是從「封存的自我」完全移到「存有」狀態,在這種狀態底下,人不會感到痛苦,也不會害怕死亡,因為害怕死亡的那個「心智自我」不見了,人的 sensors 不見了,就不會再畏懼死亡。因為如果要畏懼死亡,所有的「畏懼」裡頭,一定要有強烈的自我感,越是想要保住自我,對死亡的恐懼才會越巨大;所以大部分的自殺都是 for others、為叨別人(台語),那其實是在破除自我的封存狀態,而大部分的烈士、殉道者基本上也是在破那個封存性,使他們能夠投入開放性的存有。</p>
<p>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其實都是貪生怕死,因為有「心智自我」一定會讓你貪、生、怕、死,它一定要活下去,但臨終的人這個部分消失了,就不會去照顧到國家大事、或是兒女有沒有秉承他的遺願;身體狀況也是一樣,越要保住自我,身體要好到完全不能妨害你想做的事情,譬如有人跟你說今天去打球,你就說好啊,就去了,可是你如果到慈濟醫院的病床旁邊去跟他們說「走,我們去打籃球」,90% 的人會跟你說「神經病,你沒看到我的腳被鋸掉一隻」、「你沒看到我的胃破了一個大洞」。所以人是透過「封存的自我」使得他的「能在」(人得以用這種方式存在)不受到障礙,可是,「能在」是相對的,並不是活著的每一個時刻都有本事把「自我」包起來。然而存有的「能在」跟「心智自我」的「能在」也不一樣,它並不是 capable of(能夠做某事),而只是一個 Being,一種存在狀態,不需要有 capable「知能性」的部分。Being 的「能在」比較容易進入萬物一體,因為在這種狀態裡,人不必挑剔區分我、一隻小狗、一棵樹有什麼不一樣,可是如果在「封存自我」的狀態裡,人不但能夠區別我和植物動物小狗不一樣,還能夠區別我跟你不一樣。這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能在」,使得這個世界看起來好像是兩個裂開的世界,然而生死學的基本觀點不談它的破裂,而是談這兩個矛盾之間如何還具有整體的能力。</p>
<p> 我們回過頭來想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大部分的活著還是要用「心智自我」認識的能力,我們常常用「心智自我」的角度來看 Dasein、看我們的此時此刻,而且把封存的「心智自我」當作立足點,它是不能破的。但是生死學跟別的課不一樣,別的課把「心智自我」當成基本假設,不管你上的是醫學、生化的課都是如此,將來你們的分科訓練就會發現,精神科會跟你講「如何把自我修補起來」,但生死學不太一樣,生死學想的是「如何把自我弄幾個破洞」,若它破了幾個洞,就好像鑿壁引光一樣,露出一點不太一樣的光,呼吸會比較順暢。生死學之所以要代替一般的心理治療、自我成長等等,目的就是在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廣度很大,不要單單去認同現在我們所以為的自己,而是最好慢慢能讓自己破幾個洞。如此我們才能夠試圖完整地看自己活著的全貌,可是人一站到「封存自我」的位置上看自己的現在,所看到的是不完整的。</p>
<p align="center"><a href="#top">top</a></p>
<p><img src="6map/indbul1a.gif" width="15" height="15" hspace="5" alt="◎">
<b><a name="sub_title_6">生死學的進路: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a></b></p>
<p> 講義上的第一句話「『此在』持續懸欠著未來的『尚未……』」,看到這句話你一定想「老師,饒了我吧!哪有這種句子。」我還是要說明給大家聽,這是說<b><u>任何此刻的 Dasein 都是處在「尚未…」(not-yet …)的狀態,永遠欠缺著未來,直到死亡來臨</u></b>,但死亡來臨的時候,「此在」就不再存在了,因為我們就不能「抵達於此」了,人已經不見了;就像現在你坐在這裡,你的心思佔據了全部,可是要知道,你一旦思考,它就是不完整的了,就像在前面曾提到,「此在」持續懸欠著未來,常人的「此在」是由事實性所規定,並因此而進入自我封存的三個機制,但這只是非本真地看待「此在」。如果我們想要更徹底地了解「此在」的前置結構,那麼我們必須了解當下的「此在」是不完整的,意即「此在」懸欠著「將來會是……」,此在永遠是「尚未……」,直到生命的終結。當哲學家海德格指出,「此在」的存在始終是懸欠,那麼「此在」如何獲得決斷的諦念?既然「此在」是懸欠著的,是一種不完整,我們現在的狀態是一種殘缺不完整,那麼我們如何回到「此在」本身比較完整的諦念?我如何真正活在雙重性裡?且我可以看出「活著的雙重性」的完整?</p>
<p> 當我們在了解我們的「此在」時,不看「封存的自我」,而先看「默存」的存有,先看我們的存有狀態。存有狀態具有一種「先行性」,意思就是,存有狀態先在,「封存的自我」在後。我們能不能不把眼前所看到能夠清楚指認的東西,當作我們認識的來源?能不能把自己所認識的這個東西括弧起來,退一步,浸淫在「存有的先在性」裡?舉個例子,某人老了,他感嘆地說「我老了」,看著眼前年輕人生龍活虎,就感覺到韶光易逝,他是用「封存的自我」在講這個話。他沒有了解到,所有的生命都有它的過程,在過程裡,每一個人都會變老,只是每個人眼睛看到的「事實性」不一樣而已。譬如你是 73 年出生的,我是 40 年出生的,這是一個事實,這事實使得現在看到的身體狀況是如此,但在存有的狀態來講,其實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也不需要分化出來。</p>
<p> 我們先不理會諦念如何進入,而是先找尋進入的鑰匙,海德格提供的鑰匙,讓我們踏進生死相繫的諦念領域。海德格說,進入生死門的第一個關卡是,對活著的時間的性質加以清楚地領會,例如,我們「活著」本身其實就是「此在」的時光,但是我們並不把「此在」的時光賦予刻度的時間(ex. 幾分幾秒、幾天幾夜),而是明白此在的「先在性質」,也就是說,任何此在都是「先行具有」、「先行視見」和「先行掌握」,這裡的「先行」,指的是<b><u>任何「此在」都已經是如此地被操心,任何「此在」都只是已經如此相續地被操心著,「此在」早已如此被佔據、被巴著。</u></b>我們的「此在」本身在一開始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若此,在任何此時此刻的存在總是不是獨立自主的,這裡的獨立自主不是指我們心智上的自由意志,而是對存在的本質而言,我們已經是被操心著,被巴著,你問是誰在巴著?當然是你自己在巴著,而且是被推著(being pushed),但這不是被事情推著,而是被時間本身推著,我們的活著本身就被時間推著,又,時間即是生命,所以「被推著」是「此在」無法擺脫的,亦即「此在」承受著最大的「被動」。只要我們還活著,可以做任何事情,時間依舊推著我們。</p>
<p> 談到「被動」就會談到「存有」,活著的被動性是在「存有」這邊,而當你說「我要去運動、我要去洗SPA」時,你是在「封存的自我」那邊。當人在「封存的自我」中,他看不見「存有」,看不見「存有」那邊的時間還在推。譬如人用了各種方法挽留青春了,肉毒桿菌已經注射到眉梢了、SK2 已經厚厚地抹在臉上了,可是「存有」這邊的時間勢必還在轉動,所有的東西都處於無效狀態時,所以我們便看見自身「完全絕對的被動狀態」,you can’t do anything about that。所以有些人了解了,就會說「我們不求長壽,我們要『盡形壽』。」「盡形壽」就是上天給一個人多少歲月,那個人就用多少歲月渡過去。</p>
<p> 但我們不希望就這樣渡過了,「存有」有最大的被動性,而在「心智自我」的地方有最大的主動性,心智自我可以要求做些事情以挽回某些東西,但「存有」會告訴你,所有做的事情全部無效,死亡還是會到,即使科技可以使人活到兩百歲,死亡還是會到來。為了處裡這樣「活著」的弔詭問題,我們把「存在」的方式設想成兩個端點(「封存的自我」以及「默存的存有」),我們熟悉的活著是「封存的心智自我」,這兩個端點看起來是對立的狀態,然而看起來對立並不意味它們一定對立,而是我們讓它看起來是對立的,目的是要從對立之中逼出第三條路來。</p>
<p> 我們的心智自我當然看不見「此在」的「懸欠」與被推著的「被動」,因此我們的「視而不見」就成了問題。當我們看不見「此在」的雙重性時,其實是蠻欠缺、相當不完整的,而且我們的任何一個活著的瞬間,是處在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而且這是我們平常看不見的,可是如此的「視而不見」其實是有問題的。「心智自我」的視而不見是因為遮蔽,但它究竟是如何遮蔽的?上一講次我們說明三個機制對自我的封存,造成了遮蔽,但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探討,到底自我在察覺事物時,是如何被遮蔽的?</p>
<p> 以我們對他人的死亡為例,我們對他人死亡的悲哀來自我們與死者曾經「共在」,而不是將他人的死亡引到自己身上,儘管他人死亡會提醒我們自身的死亡,可是我們卻不會因為他人的死亡而體驗到自己的死亡,也就是說,「此在」的心智永遠不會體會死亡。那麼,當我們的死亡來臨時,是誰在體會死亡?依照我們的研究,臨終者總是在死亡的臨頭之前放棄心智自我,所以即使當死亡降臨時,心智自我已經消失了,所以心智自我不會體會死亡,這就是我們的基本主張:心智自我從頭到尾始終懸欠著死亡的經驗。由此可以看出心智自我的堅實性,也使它無法掌握全體。</p>
<p> 心智自我的主要任務是「在世操心」,我們提過,這是屬於「此在」的前置結構最根本的部分,意味著我們的活著不知自己的操心,就是這樣的操心,使得死亡這觀念被視為是一種「喪失」,當我們在心智自我底下,死亡被認為是一種喪失,死亡是無法被確知的,或者說,自己的死期在心智自我的心思裡永遠是模糊的。海德格清楚指出,我們的心智對死亡有一個絕大的隔閡,完全沒有可通達的路。所以<b><u>死亡永遠比任何人的預期還來得早,因為我們從來不期待死亡,而死亡瞬間即到</u></b>。到這個地步,我們可以下個結論:人費盡心智想對死亡獲得任何一種瞭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人不要為了參破生死費盡大腦。但我們會說人要進行「棄己」的工作,可是這絕不是傳統的「泯滅自我」這些,完全不是這個意思;所謂「棄己」指的是將個別化的操持還原到他的先行的本真性,將沈淪的「常人」收回,這意味著從常人的生存方式轉為本真的存在方式,然而如何能「轉」?我們慢慢來看海德格教我們的方法。</p>
<p> 海德格說,<b><u>害怕死亡本身是一個好消息</u></b>。當我們的自我出現漏洞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害怕死亡;當我們把自我包得緊緊的,我們就不害怕死亡,因為那時我們覺得死亡根本不存在。一旦我們知道死亡存在的時候,自我差不多已經破碎了。所以海德格說,人最好要畏懼死亡。很多人可能會說心理學有一種「死亡恐懼症」,精神科會告訴你,根據統計十歲以下的小孩子,大概有 15% 的人有死亡恐懼症,十五歲以下,大概有 7% 的死亡恐懼症。可是根據這些統計資料我們發現,25 歲到 30 歲的死亡恐懼症幾乎接近零。為什麼十歲以下的死亡恐懼高達 15%?有些心理學家的解釋是他們的自我殘缺,可是生死學的解釋是,小孩子的自我並不那麼滴水不漏,有些漏洞,這些漏洞常常會讓死亡的光露出來。所以害怕死亡並不是症狀,也不是焦慮症,也不需要治療,反而我們會勸這些成年人,最好能夠接受對死亡的畏懼。我的經驗是 25 歲到 45 歲的人其實很不喜歡生死學,大概要年過五十以後到 60 歲才會慢慢喜歡,可是喜歡裡面還是含有很多不喜歡。</p>
<p> 徹底領會死亡就是整體地領會「活著」。海德格說,我們要瞭解整體而不是瞭解總數,歲數活得再多,也不見得能夠看見整體,而且我們已經確認心智自我絕無可能領會「活著」的整體,(記住:1.活著的此在就是懸欠;2.臨終不再是心智自我的此在所能涵蓋的;3.領會死亡的是另外一種存在),我們陷入對死亡的迷糊狀態,我們無法對活著與生命的終結提出一種澄明清澈的觀看,但是我們也不必急著尋找竅門去使我們獲得對活著的整體體悟,而是停留在死亡被確知的門邊,那就是「畏懼死亡」。在害怕死亡中,第一個要消除的就是人的個體化(個別化),自我的個體化是人在歲數成長中一個必要的過程。譬如青少年期有所謂的「認同危機」,對個體化的認同不清楚,就不能夠很清楚地確定「我」這個人。在普通心理學裡會提到,人一定要想盡辦法在年輕的時候趕快把自我認同確立起來,就是台語所謂的「轉大人」。可是生死學講的是,人到了足夠的年齡以後,若不往與心智自我相反的方向走的話,將會發生生命最後徹底的危機。人在去世之前,要把心智自我所建立好的東西敲碎,因此人在整個生命旅途是有兩個階段的生命,第一個階段是建立自己,第二個階段是打碎自己(自我);有些人是第一階段沒有發展好,就可能會常常被老師或是父母罵:「你底是怎麼回事?到了這個年紀還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但是到了第二階段,如果人還抱殘守缺的話,固守自我,就會面臨危機。</p>
<p> 在任何時刻,我們會感覺到死亡威嚇著我們。哪麼,生死學的學習是要消除死亡的威嚇嗎?恰恰相反,生死學聽從海德格的勸告:「不僅不能淡化這威嚇,必須把自己把持在這威嚇之中」。你會問「這是虐待狂啊?」其實沒有人會虐待你,因為這種威嚇是默默的,沒有人會一天到晚告訴你:「你會死!你會死!」但是我們在心裡保持這種威嚇。海德格又說:「先行向『此在』揭露出喪失在常人自己的情況,並把『此在』以棄己的方式獲得自由」。「棄己」並不是叫人出家,而是在說解除掉原先的自我認同,把個體化去掉,回到完整的「此在」而活著,這意味著從常人的生存方式轉為本真的存在方式。到目前生死學的目標這條路要怎麼走已經慢慢清楚了,就是從「封存的心智自我」旋到「存有」,從前半生轉到後半生來,至於能轉嗎?如何轉?我們下一講次再談。</p>
<p align="center"><a href="#top">top</a></p>
</body>
</html>